close

一、版本著錄:[1]

1.《歷代制度詳說》元泰定三年刊本亡佚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[2]

2.《新刊歷代制度詳說》影宋抄本馬笏齋舊藏《皕宋樓藏書志》[3]

3.《歷代制度詳說》刊本不詳《潛采堂兩淮鹽筴書引證書目》[4]

4.《歷代制度詳說》清乾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

案:文淵閣四庫全書《歷代制度詳說》十二卷,下稱庫本。半葉八行,行十九字,上下黑口,左右雙邊,單魚尾,版心刻「歷代制度詳說」及卷名,表書名與卷次也,上方象鼻刻「欽定四庫全書」,卷首有乾隆御題詩、四庫館臣提要,及彭飛序。

5.《歷代制度詳說》民國十三年永康胡氏夢選樓刊續金華叢書本《叢書子目類編》

案:續金華叢書本《歷代制度詳說》十五卷,下稱金華本。半葉十四行,行二十六字,白口,四周單邊,版心刻「歷代制度詳說」及卷名,版心下刻「夢選樓叢書」書名葉有「甲子(1924年)永康胡宗楙校鋟。」

二、題跋提要

1.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:清紀昀等撰,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《清乾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》19833月,冊3,頁851上左-下左

2.《四部目略》:清四庫館臣編,台北市廣文書局《書目類編》本,19684月,頁4331

案:《四部目略》云:「《歷代制度詳說》,宋呂祖謙撰十二卷提要稱有元泰定三年刊本,淡生堂餘苑十卷本、路有抄本,張氏志載怡顏堂抄本、鈔十五卷本,是書蓋采輯事類,以備答策,本家塾私課之本,中分十三門,每門前列制度,後為詳說。

3.《皕宋樓藏書志》:清陸心源撰,台北市廣文書局《書目三編本》,19684月,卷598,右-

案:《皕宋樓藏書志》題記云:「新刊歷代制度詳說影宋抄本馬笏齋舊藏 宋東萊 先生呂祖謙伯恭編撰」

提要云:「紫陽浙學功利之論,其意蓋有所指,永嘉 諸 君蓋有所指,永嘉 諸 君未免致疵議焉,祖謙以中原文獻之舊,巍然為渡江後大宗,紫陽倡道東南,祖謙寔羽翼之,性命之原,講之已洽,而尤潛心於史學,仍欲合永嘉紫陽而一之,此為祖謙未竟之書,故止於此,皇元泰定三年,廬陵後學彭飛謹序,馬氏手跋曰:『歷代制度詳說十五卷,宋呂祖謙撰,考東萊年譜,不載此書,蓋家塾課弟子之本也,伏讀。』」。

4.《儀顧堂續跋》:清陸心源撰,台北市廣文書局《書目類編本》,19684月,卷11,葉5

案:《儀顧堂續跋‧足本歷代制度詳說跋》云:「新刊歷代制度詳說十五卷,題曰 東來 先生呂祖謙伯恭編,影宋抄本,每頁二十八行,每行二十五字,卷一科目、卷二學校、卷三賦役,卷四漕運,卷五鹽法,卷六酒禁,卷七錢幣,卷八荒政,卷九田制,卷十屯田,卷十一兵制,卷十二馬政,卷十三考績,卷十四宗室,卷十五祀事較四庫所收多宗室祀事二卷,考績門之首及錢幣荒政兩門亦無缺頁,乃是此書完本,考績列卷十三,不列第三,其分卷亦不同矣。」

5.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》:民國胡玉縉撰、王欣夫輯,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,19981月,卷40,頁1062-1063

案: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‧歷代制度詳說》條補正云:陸氏藏書志(皕宋樓)有影鈔本十五卷,並載馬玉堂手跋云:此本凡十五卷,每本分一門,首科目、次學校……次祭祀凡十五類,與四庫本分卷敘次,多有先後。又分門止有十三,而此本所載宗室、祀事不與焉,俱足以資考訂,其《儀顧堂續跋》云:考續門之首與錢幣、荒政兩門,亦無缺葉,乃是書完本。丁氏《藏書志》有舊鈔本十五卷,云:「浦江戴殿江云:『嘗讀朱子答東萊書曰:「近日建陽印一小冊,名《精騎》,云出於賢者之手,此書流傳,恐誤後生輩讀書愈不成片段,雖是文學,亦當求全書中考其節目關鍵,」年譜之不入,亦有感於朱子之言歟?』是宋刻初名精騎,廬陵彭氏得其舊本,目為未竟之書,刊布以傳,當與《群書會元》、《截江網》、《源流至論》同觀可耳

6.《叢書子目類編》:北京大學圖書館編,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翻印本,19865月,頁83

案:《叢書子目類編》云:歷代制度詳說15()呂祖謙撰續金華叢書本29100/28849-10前有宋泰定三年彭飛序,後有清胡宗楙跋書分科目學校賦役等十五門,每門為一卷.皆前列制度,從古至宋,摘錄簡賅;後為”詳說”,文參語體,議論明切.蓋採輯事類,以備答策,課家塾,故”詳說”文體,略似現今之講議,而特簡明有條理.考此書正史志及<<袓謙年譜>>,均未著錄,<<四庫>>入類書,所據為兩淮家藏本,略有殘闕.此本據<<八千卷樓>>所藏傳鈔足本重刊,較<<四庫>>本多宗室祀事二卷.卷1科目、卷2學校、卷3賦役、卷4漕運、卷5鹽法、卷6酒禁、卷7錢幣、卷8荒政、卷9田制、卷10屯田、卷11兵制、卷12馬政、卷13考績、卷14宗室、卷15祀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1]以原刻為準,後世書肆影印者則不再著錄。

[2]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‧歷代制度詳說提要》云:「元泰定三年嘗刊行,前有廬陵彭飛序,稱為祖謙未竟之書,故止於此,其或然歟!刊版久佚。」詳〔清〕紀昀等撰: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(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,19833月《影印武英殿本》),冊3,頁861,上左。

[3]〔清〕陸心源:《皕宋樓藏書志》(台北:廣文書局,19684月),卷59,葉8-左。

[4]僅書書名、作者,其餘未書,詳〔清〕朱彝尊:《潛采堂兩淮鹽筴書引證書目》(台北市廣文書局19684月《影印清宣統元年晨風閣叢書刊本》),卷3,葉4右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慢佛理得 的頭像
慢佛理得

6B之家分身菁華版

慢佛理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